近10年來,中學生出國留學人數逐年增加。而其中美國又越來越多學生和家長的首選目標。和中留學全國十大中心免費咨詢電話:400-001-9911轉分機70206
美國教育的教學目標和中國的情況有很大差異,這也就直接導致了結果的差異。一直被奉為素質教育楷模的美國,基礎教育首先教的是以研究為基礎的教 學,采取啟發,激發和開放式教學,只是的普及和傳播并不是最終的目的,只是學習方法論過程中的一種“副產品”,更重視裴炎學生的自律性、自覺性和創新精 神,基礎知識的積累完全靠學生自己。
在中國科學課只用10分鐘就可以完成一個知識點,在美國竟是學校一星期的課程!他們的學習的是方法,比如實驗推導結論的方法,進行實驗記錄的方 法,而我們在國內學習的是結論。還有另中國學生和家長意想不到的是,在國內課程幾乎省略了動手制作的全過程,而美國的科學課有很多實驗時間,在照著書上的 程序做的時候,學生學者遭遇困難、解決問題,習慣于嘗試成功同時也體驗失敗,在自己動手的全過程中,學生學會思考、選擇,尋找失敗的原因,克服種種困難, 如此學到的原理,不再是書本上的抽象定義,而是包含著自己親身經歷和真是體驗的道理。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最令人驚奇的是,有些美國中學生連拼寫都搞 不清楚,而且不是一兩個,而是一批。
美國社會的發展依賴于精英,美國學校實行精英教育,所以整個教育系統為那些有非凡天賦的學生提供了一整套的特殊教育管道,這種管道就稱為天才教育。美國重精英、重天分的教育體制,深具優越性的同時弊端也暴露無疑。
美國教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給學生提供自由自主設計的空間,學校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外的各種社會活動,這些活動都是由學生自己或社會機構來組 織的,如參加學生會、興趣小組、體育俱樂部、童子軍,當圖書館助理員,到政府部門、公司、醫院、慈善機構去打短工、當臨時工或義工。除了學校的鼓勵和推 動,大學錄取學生時也從這些方面衡量----學生有沒有很好的活動能力、領導才能和社會責任心,是不是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通過這些課外活動,學生學 到了一技之長,增長了社會經驗和組織才干,同時也能得到推薦信,這會為他們以后進入大學,尤其是名校,打下良好的基礎。